J
|
William James
1842—1910 |
---|---|
|
<p>Carl G. Jung Jungian榮格 1875—1961<br> <br> 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曾與弗洛伊德合作,后來由于兩人觀點不同而分裂。與弗洛伊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 <br> 榮格和弗洛伊德的觀點主要有三點分歧。首先是對里比多概念的解釋,弗洛伊德認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里比多沖動受到傷害會引起終生的后果。榮格認為里比是一種廣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第二點分歧在于榮格反對弗洛伊德關于人格為童年早期經驗所決定的看法。榮格認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來的希望引導而塑造和改變。以上分歧的發展導致兩人對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則分歧。榮格更強調精神的先定傾向,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立場,認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發現的那些黑暗勢力。<br> 榮格的人格理論包括三個層次: 1 意識或自我 2 個人潛意識 3 集體潛意識 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原型和作為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為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對哲學和文學研究也有深刻的影響。榮可著作極豐,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論體系的主干,包括心理類型、心理結構和動力,原型與集體潛意識等方面的研究。</p> |
|
愛德華·埃爾斯沃思·瓊斯(Edward E. Jones) |
|
智森(Aug-24 1923~Oct-22 2012 ) |
|
詹尼斯(26 May 1918 - 15 November 1990) |
|
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心理學教授瓊斯(James M. Jones) 2001年 勒溫紀念獎,文化心理 |